抗菌产品成为新的消费趋势
开年的疫情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,消费经济发生着很大的改变。且看最近各大电商发布的2月份消费相关数据。
▪ 京东2月份销售数据:具备抗菌、过滤病毒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京东销售异常火爆,同比销售增长2.5倍;银离子除菌、蒸汽洗类产品备受热捧,销售增长近1.5倍。
▪ 苏宁2月消费大数据:多款抗菌类家电销售增长200%,其中消毒柜的增长205%,洗碗机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83%,壁挂新风及新风系统同比销售304%。
▪ 分期乐商城的数据:主打除菌与护理功能的家电商品(如除菌洗碗机、除菌加湿器、空气净化器、护颈仪、净水器等)环比增长超过70%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费转变?仅因为疫情的出现?
01 我们未知的细菌、病毒
这要从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菌、病毒说起。
有一些细菌、病毒(病原微生物)是常驻人体的,它们与人“共生存”,相互作用。共生而不发病,是以人体对细菌、病毒的毒性有抑制(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免疫力)为前提。
而一旦人体的免疫力变弱,就会发生细菌、病毒对人体粘膜、肌肉、肺部、胃等器官进行伤害;严重的就会引发全身性的炎症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官功能损伤。
近期,篮球运动员频曝被感染新冠病毒。这是因为他们经常会将身体逼到极限,长期压迫免疫系统的行为,会导致运动性免疫功能低下,也就是人为的“免疫抑制”。
而且球员经常处于更衣室、会议室、酒店房间等密闭空间,很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现象。
器官的损伤,造成免疫功能更减退;细菌、病毒的基因就进入人体基因,对人体基因病变修复障碍,造就肿瘤、癌症的发生。这仅是与人体共生的病原微生物,而人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外部未知细菌、病毒也极其多,随时都可能被那些“过路病原微生物”传染。
病原微生物,可以通过飞沫、物体接触、气溶胶、粪口、食物、水等方式传播;它们造成了我们所知的流感、鼠疫、破伤风、伤寒、肺炎、梅毒、霍乱和肺结核等重大疫情和疾病。
所以,虽说有些细菌、病毒与人体“共生”,但人们还是避之不及,怕它们威胁身体健康。
银抗菌、抗病毒日用品的诞生,就是为了人们生活预防未知,防止因飞沫、接触等原因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感染。
02 我们“眼前”爆发的重大疫情
从人们认识到细菌、病毒,到现在,已经发生了几次对人类身体健康重创的传染疫情。
▪ 欧洲中世纪,爆发的“黑死病”,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,人们真正见识到了致病菌的危害。
▪ 1918-1920年,一场席卷欧美亚的大流感,带走了5000万—1亿人的生命。
▪ 1910年,一场鼠疫由中东铁路传入哈尔滨,疫情持续6个多月,席卷半个中国,造成6万多人死亡。
▪ 1995年,因细菌感染(霍乱、痢疾、肺炎等)造成全球1700万人死亡,占死亡总数的32.7%。
▪ 1998年,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每年有5000万人次住院,约有10%在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。
▪ 2003年,SARS事件,被感染人数达到数千人。
▪ 2009年,甲型H1N1流感,造成约3900名美国人死亡;中国死亡714例。
▪ 2014年,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几内亚、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,超过2万人感染致命。
▪ 2019年,12月新型冠状病毒开始传染;现在,疫情扩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。
大规模疫情的爆发,间隔时间越来越短。每一次的发生都是未知且急速,面对疫情的“来势汹汹”我们不仅需要快反应的速度和应对的措施部署;更需要认识的不仅是病原微生物从哪里来,还要清晰它们会如何传染,疫情后需要如何预防再次感染的出现。
03 早已存在的抗菌需求
抗菌消费并不是突然转变,也不是因为疫情才出现。虽然开篇中的大电商给出的相关数据,让个体和家庭消费体征被大数据清晰显示,“抗菌、除菌” 已超出品牌限制,哪家使用了抗菌材料、镶嵌抗菌模块的,就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
但并不是因为疫情出现的健康抗菌家电的销量暴增,在1998年开始,家电行业就洞悉健康消费的重要性。
2019年,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生物技术分析测试中心检验的25个品牌、115个型号抗菌性能洗衣机中,抗菌超过90%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有86个型号(全部共88个型号)。海尔、美的、小天鹅、TCL、博世、松下小吉、米家等多个品牌相聚推出强有力的抗菌、除菌新产品。
这不仅是简单的产品更新换代需求,更是一个行业对消费导向的清晰认知:健康、抗菌将是人们日后生活的主要需求。纺织、汽车、卫浴、建材、抗菌等其他行业的众多品牌,也早都加入了抗菌研发、生产行列。
人们已转向品质健康购买,未来抗菌将成为必要消费需求。
其实人们早已对周围可能随时出现的“未知病原体”有了“心理防备”。在这场疫情后,将会有更多的“洁癖”消费者出现,抗菌、抗病毒将会成为消费者关注产品时的最重要新卖点。